2013年10月30日

[Pix]鳳梨頭

tn_PA310022-1
-E-P1, summicron-m 50
鳳梨吃掉了,只剩頭大概就是這個樣子…

[Pix] 35mm * 2 = 70mm

tn_P6081027-1
-Olympus E-P1, Leica summicron-m 35, @Taipei
最近沒事就愛看Fujifilm X系列相機,特別是找轉接m-mount鏡頭的表現。找著找著忽然腦中浮出這張照片~

2013年10月28日

[Pix]占領101

反階級社會聯盟占領台北101
@Taipei, M3 & summicron-m 35, Fujifilm XTRA400
有時候覺得相機和視野合為一體,有時候覺得相機帶著我看到本來沒看到的。

2013年10月24日

[Some words] 攝影家的能力

-Alex Webb
我們常常在看到攝影家的作品時,會因為他補捉到一個不可能的快門瞬間,對於為什麼能拍出這樣精彩絕倫的照片而驚歎不已。當然在多數的情況下,那些照片都只是偶然的產物罷了。然而真是如此嗎?難道我們不能說因為攝影家的關係,才將那些偶然的瞬間召喚到鏡頭前來的嗎?

2013年10月23日

[Some words] 為器材控情節找到一個理由


Bill Brandt said:
我的作品中最常被拿去重製的,是一張少女躺在地上的肖像,那是在她自己位於倫敦的小套房裡拍的。也許那不算是肖像照。她的臉填滿畫面前景,輪廓之後有張椅子和附抽屜的五斗櫃。從房間的窗戶向外望,可以看到對街的房子。這作品在潛意識上得到Orson Welle的電影名作《大國民》(Citizen Kane)啟發。《大國民》的技法無疑地影響了我那時候的作品,我開始裸體寫真。

2013年10月18日

[Some words] 關於攝影與記憶

竹內:對您而言,您曾說攝影和暗房同等重要,那麼暗房作業和拍照行為兩者如何分別和記憶相關聯起來呢?

森山:在暗房中,相紙曝光後放入顯影液中,影像就會一點一點地顯現在相紙表面,那時候,各種記憶突然從顯影液中浮現。也就是說自己拍到的影像、自己沒有發覺到的記憶、以及潛伏在外界的記憶的碎片,都在暗房中一齊湧現、互相感應,甚至在逐漸清晰的粒子中也隱藏著記憶。大部分是生理的感覺,體內的細胞也會在那個時候騷動起來。

森山大道著 黃亞紀譯(2013)。《森山大道•我的寫真全貌》。臺北:原點出版。頁111。

2013年10月17日

[Pix] 伯利恒之星

tn_PA170458-1
-E-P1, Voigtlander Ultron 28/2
這花叫伯利恆之星,也太美…
看到這種樣張的拍法就知道,兩週後會有底片的版本。敬請期待…(說給誰聽啊?)

2013年10月13日

[譯寫] 底片攝影指南:趴吐

到哪兒都記得帶著相機
tn_59330023
@Taichung, XTRA400

這是文青雜誌Kinfolk的短文,雖然是講底片攝影小技巧,不過對攝影的想法有些正面刺激,隨手翻過分享~

在趴吐,我們要分享底片攝影達人的小技巧

Kinfolk很榮幸能推薦底片攝影給大家。底片攝影意味著攝影師不會亂槍打鳥,必須很謹慎地按下每一次快門,因為按快門要花錢的。底片攝影的世界令人陶醉,所以我們抓來五位底片攝影師,問問他們都怎麼拍。有:本刊常駐的 Tec Petaja、James Fitzgerald III、Carissa Gallo、麵包師 Geoff Jensen以及紀實攝影師 Travis Elborough 。

把印象拍下來

tn_PA110433-1
@阿里山祕密遊民宿後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