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13日

把印象拍下來

tn_PA110433-1
@阿里山祕密遊民宿後山

手上有本日本攝影師菅原一剛的《更喜歡攝影》,不是怎麼厚重的書,不過他全心全意擁抱攝影的樂觀認識也給我很多啟發。其中有篇講他對老鏡頭的愛,用四月盛開的櫻花林作例,分別用數位相機Nikon D200 + Nikkor AF-S 18-55mm,以及Leica M3 + Hektor 50mm with Fuji PRO 400拍了三張。不意外的,D200把粉色的櫻花花瓣與枝枒拍得很分明,而Hektor與PRO400的表現在逆光下拍起來又是耀光又是色散。

不過,我想一般人都會愛Hektor那張。菅原一剛的說法是,要拍櫻花的夢幻感,他還是要用Hektor。為什麼呢,因為那是四月的櫻花給人的印象啊…看了這個說法,我開始想要如何把印象拍起來,而不是追求銳利飽滿的畫面。

tn_PA110431-1
@阿里山祕密遊民宿後山

tn_PA100387-1
@嘉義公園

tn_PA100366-1
@嘉義公園

前篇給Voigtlander 15/4.5 II的介紹有說,裝在E-P1上會有邊角畫質劣化的問題,不過卻意外的讓畫面變得柔和,顏色轉而厚重。這讓人想起Zeiss的傳奇鏡Contax Distagon 25/2.8,這隻中央分明四角糊塗的鏡頭,因為能呈現鮮明(誇張化)的顏色而受人喜愛。一般的評價是,快速下降的邊角畫質反而能良好地突出中央主題。

tn_23840021
Contax 167MT + Distagon 25/2.8 with Fujifilm XTRA400 @南屯公園

我想我就這麼用Voigtlander 15/4.5 II吧。用到目前為止,它很奇妙地抓住了我的印象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