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7日

[Pix] 山寨R2D2

tn_PB280561-1
-@桃園

[Gears] Contax G21 的高光表現

tn_PB230214-1
在上一篇G21剛入手的心得中,有張圖是用它來拍的桌上花圈。看起來,G21一方面不壓抑其他花材的顏色階調,同時保留棉花的白色層次沒有爆掉死白,讓我印象深刻。

2013年11月10日

[Murmur]抽象好難


-source: 第七編輯室

今年的台北藝術博覽會邀展的藝術家是森山大道,給他辦了場座談見面會,並擺上十來幅作品展售,其中有幅是上面這張,作例。

藝博會是藝廊賣藝術品的菜市場,絕大多數是繪畫,有少數的雕刻,以及更少的裝置藝術,以及幾乎沒有的攝影作品。大部份畫作的號數都不小,如果是自藏的話,意味著買家先要有一個很大的房子。相對的,不比畫作牆上一掛燈擺好省事,雕刻和裝置藝術是更講究空間陳設的巧思,下手難度又高了些。

裡頭絕大多數作品講究抽象概念的搬演,幾乎看不到具像的作品,這樣一想攝影擺不進藝博會也是很合理的。

所以說,森山大道能擺進得進去,在於掌握了一種能力,能把具像、有深度感的事物扁平化,使成為純粹輪廓的符號(蘋果ios 7的icon設計可為近例)。七○年代時他有意和傳統攝影要求紋理、細節與端正構圖的技法斷裂,採用模糊失焦曝光混亂和放相高對比的手法,一再地鍛練才能把熟練地把具體捨項掉,達到今天的高度吧。

遠遠的看大道哥放大的黑白影像,那種抽象表現力不輸給其他攤位上五花十色的創作,真的是…行!!

BTW,有一小攤位有擺兩三幅荒木經惟的作品,是近作的花吧?8*12,不大,好收藏。大家快去買~~

[Gears]Contax G Biogon 21/2.8


tn_PB110093-1
-Contax G Biogon 21/2.8, Olympus E-P1
Contax G21來鳥,現在它來鳥~(玩具反斗城配樂)
安定感

2013年11月5日

[Pix]窗邊

tn_PB050047-1
-Olympus E-P1, Voigtlander 15/4.5 II

沒對上焦,不過鏡頭邊邊模糊也有關係。

2013年10月30日

[Pix]鳳梨頭

tn_PA310022-1
-E-P1, summicron-m 50
鳳梨吃掉了,只剩頭大概就是這個樣子…

[Pix] 35mm * 2 = 70mm

tn_P6081027-1
-Olympus E-P1, Leica summicron-m 35, @Taipei
最近沒事就愛看Fujifilm X系列相機,特別是找轉接m-mount鏡頭的表現。找著找著忽然腦中浮出這張照片~

2013年10月28日

[Pix]占領101

反階級社會聯盟占領台北101
@Taipei, M3 & summicron-m 35, Fujifilm XTRA400
有時候覺得相機和視野合為一體,有時候覺得相機帶著我看到本來沒看到的。

2013年10月24日

[Some words] 攝影家的能力

-Alex Webb
我們常常在看到攝影家的作品時,會因為他補捉到一個不可能的快門瞬間,對於為什麼能拍出這樣精彩絕倫的照片而驚歎不已。當然在多數的情況下,那些照片都只是偶然的產物罷了。然而真是如此嗎?難道我們不能說因為攝影家的關係,才將那些偶然的瞬間召喚到鏡頭前來的嗎?

2013年10月23日

[Some words] 為器材控情節找到一個理由


Bill Brandt said:
我的作品中最常被拿去重製的,是一張少女躺在地上的肖像,那是在她自己位於倫敦的小套房裡拍的。也許那不算是肖像照。她的臉填滿畫面前景,輪廓之後有張椅子和附抽屜的五斗櫃。從房間的窗戶向外望,可以看到對街的房子。這作品在潛意識上得到Orson Welle的電影名作《大國民》(Citizen Kane)啟發。《大國民》的技法無疑地影響了我那時候的作品,我開始裸體寫真。

2013年10月18日

[Some words] 關於攝影與記憶

竹內:對您而言,您曾說攝影和暗房同等重要,那麼暗房作業和拍照行為兩者如何分別和記憶相關聯起來呢?

森山:在暗房中,相紙曝光後放入顯影液中,影像就會一點一點地顯現在相紙表面,那時候,各種記憶突然從顯影液中浮現。也就是說自己拍到的影像、自己沒有發覺到的記憶、以及潛伏在外界的記憶的碎片,都在暗房中一齊湧現、互相感應,甚至在逐漸清晰的粒子中也隱藏著記憶。大部分是生理的感覺,體內的細胞也會在那個時候騷動起來。

森山大道著 黃亞紀譯(2013)。《森山大道•我的寫真全貌》。臺北:原點出版。頁111。

2013年10月17日

[Pix] 伯利恒之星

tn_PA170458-1
-E-P1, Voigtlander Ultron 28/2
這花叫伯利恆之星,也太美…
看到這種樣張的拍法就知道,兩週後會有底片的版本。敬請期待…(說給誰聽啊?)

2013年10月13日

[譯寫] 底片攝影指南:趴吐

到哪兒都記得帶著相機
tn_59330023
@Taichung, XTRA400

這是文青雜誌Kinfolk的短文,雖然是講底片攝影小技巧,不過對攝影的想法有些正面刺激,隨手翻過分享~

在趴吐,我們要分享底片攝影達人的小技巧

Kinfolk很榮幸能推薦底片攝影給大家。底片攝影意味著攝影師不會亂槍打鳥,必須很謹慎地按下每一次快門,因為按快門要花錢的。底片攝影的世界令人陶醉,所以我們抓來五位底片攝影師,問問他們都怎麼拍。有:本刊常駐的 Tec Petaja、James Fitzgerald III、Carissa Gallo、麵包師 Geoff Jensen以及紀實攝影師 Travis Elborough 。

把印象拍下來

tn_PA110433-1
@阿里山祕密遊民宿後山

2013年9月29日

2013年9月27日

The Babyblue


tn_P7270060-1
Olympus E-P1, summicron-m 50, f5.6, ISO 400

綿不知道哪兒弄來一株嬰兒藍繡球花,剪去過長的莖插在瓶子裡。我找來海報紙作背景,就著窗光按了幾張。用了三部相機。

2013年9月11日

轉接的35mm夢-Voigtländer 15mm f/4.5 II on E-P1

幾個月前有位PTT版友問m4/3值不值得投資,當時回了篇講m4/3機身上福倫達M接環廣角鏡應該不錯用,外加開支票說某天入手15mm/f4.5就上版開箱分享,不過沒什麼人理。想來正常的,畢竟對大部份人而言:
1. 對焦全手動? 這是自找麻煩~
2. 要加買陌生的轉接環? 啥還要多花錢~
3. 估焦snapshot? 沒有興趣耶~
4. 光圈4.5? 就嫌2.8不夠大了4.5去X吧~
如果這樣講成立,那我推福倫達VM鏡頭給m4/3,差不多是對初音抱枕說嫁給我一樣沒用。不過我還是堅持自以為的m4/3估焦拍照之路,上禮拜終於入手這顆鏡頭…潮爽der。
#1
49990004-1
@金瓜石山腰上,煞氣a15mm視野。Fujifilm XTRA400, 1/500,f11

2013年9月6日

親切的50mm

柔柔

看著PTT鄉民討論50mm的鏡頭怎麼用,不禁癢起來找自己相簿看50mm的照片,才發現相簿裡大部份是35mm照的。翻了好幾頁找到兩張~

2013年9月3日

[News]Kodak的破產重整結束再出發

tn_P9040057-1
圖片:我家某角落

根據報導,Kodak在2012年初宣布開始的破產重整階段,於日前結束。CEO Antonio M. Perez表示,新Kodak將專注開發數位影像的商用市場,包括產品外包裝、標籤印製、影像輸出與印刷、影像互聯與傳播等技術,短期內以達成財務平衡為要。

等等,那……底片呢?

2013年5月7日

2013年5月4日

Rollei TLR Bay 1 的近攝鏡用法

老扣扣的雙眼相機很讚,一背上身文青指數直接從六十起跳惹,可惜大部份的雙眼相機能夠成像的對焦距離在一公尺以外,想拍身邊的小事小物是不行滴。類比起來就是有遠視毛病的人沒辦法看清楚靠近的東西(近視的相反)。為了矯正這症頭,人要帶眼鏡,雙眼相機也要帶眼鏡,叫作近攝鏡(close-up lens)。

為了讓手上的老古董Rolleiflex MX-EVS能拍些小東西,前些時候上網找了近攝鏡Bay 1的Rolleinar 1, 2, 3號鏡。按資料,各負責不同的對焦距離:1號: 45 cm - 1 m ; 2號: 31 cm - 50 cm ; 3號: 24 cm - 32 cm(註1)。

#1 - 老古董Rolleiflex MX-EVS,和它的一號近攝鏡 & 遮光罩
tn_P5050717


2013年4月19日

我手上的M6

金融泡沫的時代裡奢侈品價格水漲船高,讓炒作的投機心理、虛榮的身份標簽,取代了物自身被創造時的目的,那親切的、物我合一的使用價值。我在這洪流裡載浮載沉,跟著泡沫的價格膜拜那物。

tn_P2130041-1

先把這前提說在文章開頭,好讓讀者對這文的溢美之處可以做打折的理解。如果你讀著讀著覺得:「靠,這樣講太唬爛了。」請不用懷疑,那確實是唬爛的。